English

始终没有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1999-01-11 来源:光明日报 郑必坚 我有话说

胡绳同志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只能着重说到一点,就是无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经历多少曲折,无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多大挫折,他不仅始终丝毫没有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对于社会主义的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新时期中,胡绳同志认真研究领会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认真研究领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写出了一系列很有分量的论文,为我们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读一读他写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文章,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一点。

我举胡绳同志的一篇文章——《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为例。这是1994年3—4月间,胡绳同志学习研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入思考社会主义问题的一篇有代表性的力作。这篇文章,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问题,就“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有新意有深度的论述。文章不仅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者的思想理论观念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解,而且结合总结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的新思想、新内容,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邓小平同志的巨大理论勇气。

胡绳同志还着重分析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过程的历史经验,由此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和艰难作了精辟的阐述。他在文章中这样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表明,人们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自觉性来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这种高度自觉性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表现为人们能够大致了解新社会发展的方向,至于新社会发展的具体规律是人们不可能在事先掌握的。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也可能在认识上发生错误,新社会的发展变化就会更加复杂。”正因为这样,“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改革是经常需要的,或者说需要进行改革的情况是会经常发生的。他还进一步强调指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正面经验,也暴露了在原来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所难以避免的一些弱点,暴露了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些扭曲的认识。在历史的指路牌上显示出了不改革或者不能恰当地改革就要灭亡的严重警告。胡绳同志这些朴实而又警醒的语言,有力的逻辑,真是发人深省。

我受胡绳同志的教诲和帮助很多,这是我终生难忘的。在今天祝贺《胡绳全书》出版的时刻,我更加深切地感到,胡绳同志严谨朴实的学风和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